5月28日,在集團黨委副書記夏義軍、市委辦公室三級調研員謝卓梅的帶領下,我們第四次來到恒隆集團幫扶的城址山村,參加關愛貧困留守兒童慰問活動。在村紅色禮堂舉行簡短的儀式,18份兒童節禮包和紅包送給了孩子們。
初見端倪的新農村
儀式后,我們在村支部書記帶領下,參觀了蝦稻綠色產業園、西瓜大棚基地、庭院養殖、蔬菜和水果五大扶農助農產業。僅一年的時間,城址山村新建了村醫務室、幼兒園、紅色會堂、太陽能供電站、樂鄉大舞臺群眾廣場等公共設施。一個產業興旺,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活動有廣場;一個溝渠硬化、清水潺潺、綠意蔥蔥、村路路通的美麗鄉村正初見端倪。
2014年,這個有7個村民小組,563戶,1961人的城址山村,貧困戶達72戶212人,被列為省級貧困村。2017年9月,集團領導首次到訪,見到唯一進出的道路破爛不堪,立即決定出資10萬元,將這條長1957米、寬2.2米爛泥路修建成了路肩襯砌排水溝、橫裝圓涵管的水泥路。每次到城址山村,村領導都要帶我們去走一走“恒隆”路。他說當時正是這條道路的快速修建,讓農民看到了希望。如今村民把土地流轉給村,由村與合作社合理規劃土地進行經濟作物種植,農民在流轉土地后既可以得到分紅,還可以參加合作社分配的田間勞動獲取報酬。如今已有已發展560個種植大棚,西瓜、東方蜜甜瓜、辣椒上市不愁銷。在參觀晉鵬蔬菜合作社、放馬莊園后,我們有幸與合作社的負責人請教如何做到“西瓜甜、辣椒辣”口碑,他們都不約而同的說要我到每個大棚門口看看就知道了。原來為了保證瓜果品相,對“歪瓜裂棗”殘次品在掛果初期就摘除,每條秧苗只保證2-3個掛果。隔年換品種交叉種植,太陽能無公害滅蚊蟲,關鍵的還是這四周清水環繞,保證了土壤的溫度濕度。當然,科學的種植不僅僅只有這些,但“綠水青山,贏得未來”這句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點擊率較高的“金句”,讓我感受到了決戰精準扶貧勝利的希望所在。
一個貧困村,5年發生了天翻覆地的變化。在社會多方力量的幫助下,高效推進了精準扶貧的六大工程:一實施產業扶貧工程,完成西瓜大棚基地、庭院養殖、蔬菜、水果和優質蝦稻五大產業,通過溝渠硬化整治,實現村組道路互通、水系聯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二實施就業幫扶工程,通過成立勞務服務中心,用工信息發布,幫助47戶貧困戶找到工作崗位。三實施醫療幫扶工程,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為因病致貧戶送醫上門,一對一精準醫療幫扶。四實施政策兜底幫扶工程,完成全村23戶低保戶,五保戶、殘疾人補助、危房改造政策扶持。五實施助學幫扶工程,多方位尋求社會力量開展助學幫扶。六、實施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工程,籌資建設了老年兒童快樂活動中心、樂鄉大舞臺群眾廣場、醫務室等,完善中渠排澇、灌溉設施,保證旱澇保收。
(夏總與謝卓梅調研員查看西瓜長勢)
集團就是精準扶貧六大工程的主力軍之一。扶貧大米、辣椒,在恒隆、恒盛二個食堂就餐的員工都嘗到過;恒隆的招聘信息貼到城址山村人的門口,為需要就業的人員敞開大門;五家特困戶家里,留下了恒隆3個黨支部黨員代表幫扶的身影;集團工會助學的胡小開以優異的成績被松滋市重點中學錄取讀初中了。在荊州,恒隆參與的扶貧對子遠不止城址山村一個,恒隆回饋社會的善舉正被承受的人們廣為傳頌。
2017年,恒隆集團開始為城址山村精準扶貧助力
扶貧過程中,集團黨支部組織到該村扶貧慰問
集團工會扶貧助學
帶來希望的恒隆路
恒隆也來城址山村發布招聘信息了
夏總與城址山村黨支部胡書記合影